古代都是木建筑,古代都是木建筑吗

gkctvgttk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都是木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都是木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哪些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2. 中国古代大多是木建筑,那是什么时候开始以砖瓦建筑为主的呢?
  3.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都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的能承受住地震的洗礼?
  4. 为什么古代东方房屋大多都是木做的,而西方大多都是石头做的?

哪些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我国古建筑普遍***用木结构,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模型、穿斗和斡调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梁柱式结构占主要地位。

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支持在春秋时期(西元前770一476年)就已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叠的横梁,逐层缩小,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柱。各层楔强上和香瓜校上承托檩条,又在檩条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闭门窗或分割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古代都是木建筑,古代都是木建筑吗-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大多是木建筑,那是什么时候开始以砖瓦建筑为主的呢?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也明确说明“中国建筑数千年以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件,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主要原因一是工匠对石质力学缺乏了解,垫灰技术比较差。二是在观念上中国人修房子的时候就压根没想到要让这房子存在上千年,那当然是什么材料用起来方便就用什么材料。同时中国人多将砖石用于陵墓修建。三是中国古代不注重对古建筑的修缮保养,观念上认为修旧不如盖新。四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受到道德约束比较多,认为这是一种铺张浪费的事情,用木材建造成本低。五是方法传承不好,有人想盖砖石结构的房子也没有相应的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烧结砖瓦的国家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红烧土块”;5500年左右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就已经出现;4000多年前就有了制作美的烧结板瓦与筒瓦;4100多年前出现了用“还原法”烧制的青砖;3600多年前“轮制法”普遍用于瓦的生产。远在31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空心砖(长2500px、宽800px、厚525px、孔洞率约60%);春秋晚期或战国初(距今约2400~2550年)便出现了画像砖。秦、汉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之一,秦朝的制砖水准达到了史上鼎盛。制砖的原料选择工艺非常严格,规定要由专门的官窑烧制,有专门的“司空”机构监管。颁布了“物勒其名”制度,即制砖工匠要在其制作的砖瓦上刻上相关人员所属的部门及姓名,一经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循此线索,严惩不贷。因此,秦朝制砖的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被誉为“铅砖”。长城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砖石建筑。“秦砖汉瓦”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文物价值。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导致中原地区森林面积的持续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砖瓦及石灰的烧制工艺的改进使整个砖瓦烧制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清朝末年水泥的也传入中国并实现量产。砖石结构的建筑逐渐在民间逐渐兴起,烧结砖瓦以其具有遮风挡雨、保温隔热、耐久抗风化、抗腐蚀、隔声、阻燃、装饰等多种功能以及舒适、健康、环保的优异性能与人类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都是木建筑,古代都是木建筑吗-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筑材料的选择涉及技术、成本、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受儒家(俭)、道家(自然)、佛家(万物皆空)等思想的影响,对木材作为居住建筑的材料一直比较推崇,一直到清朝时期,主要的宫廷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或承担主要的建筑框架。对重要的臣子也多以“栋梁”相称。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都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的能承受住地震的洗礼?

谢邀!古代木结构房屋大多数用穿榫,互相之间相互相连,有些房子连横梁也用榫头。打比方说你做了一个卓子或者一个橱子你说地震会倒吗?特别有些古代的寺庙木结构不用一个钉子全部用榫,房子几百年不倒。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诸葛亮茅草房(因为这种房子与当年诸葛亮有关系.)也全部用榫,这种房子再大地震都不怕。

为什么古代东方房屋大多都是木做的,而西方大多都是石头做的?

这个问题似乎有过很多的探讨,我个人总结了这么几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都是木建筑,古代都是木建筑吗-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世纪欧洲战火蔓延,社会动荡。贵族骑士们的房屋建筑,必须要有保护生命财产的作用,所以石制建筑更坚固,更安全,尤其是高大的城堡但是反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时间的和平年代比较多,房屋的居住功能占主要地位。有一道坚固高大的石头城墙,就够用了。

欧洲人的宗教观念,让[_a***_]认为神性和永恒是非常重要的,而石头,正好具备“永恒”的特性。反观古代中国,木头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象征。首先,木头是向上生长的,寓意很好。再者,五行观念中,东方五行属木,象征着生命和生长,大吉。

古代中国人认为,石料是踩在脚下的,坟墓使用的比较多……

木质材料虽然容易毁坏,但是正好象征了万物轮回,是非常重要的生命观。

西方的石制建筑,在追求坚固和永恒的方向上,慢慢发展高大宏伟风格。所以怎么利用坚固的石料,创造样式更多,更宏伟的建筑,就成了一种重要方向,木质材料对于西方建筑者来说,完全不适应这种发展方向。

但是古代中国就不一样了,因为木结构房屋的普遍性,产生了大批的优秀工匠,对于木结构的房屋的研究和创新,使得木结构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坚固耐用。勤劳聪明的中国人,点开了木结构的“科技树”,一发不可收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都是木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都是木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筑 中国 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