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说明文古代建筑圆明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说明文古代建筑圆明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圆明园说明文?
圆明园,昔日皇家园林,如今成为历史的见证。占地广阔,布局精致,融合了中西方园林艺术。园内湖泊、山峦、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无尽的韵味。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沧桑,圆明园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兴衰。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用圆明园写一段说明文三十字?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园林。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几个朝代的不断增建和改建,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它的设计精妙绝伦,融合了山水、建筑、植物、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万园之园”。然而,19世纪中叶,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遗址公园,供人们凭吊和缅怀。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为了销毁证据而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的毁灭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说明文。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户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说明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教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说明文能写历史吗?
能
历史古迹说明文1
每到一个城市,必看的是它的博物馆。那些古朴的文物,穿过千年的时光,静静地躺在展馆里。博物馆中所藏的,是一个城市记忆。目光触及那些文物时,心中总会生出些别样的情愫。每一件文物都是有故事的!这一枝花簪曾为哪一家姑娘添过颜色?那一把刀剑又曾为哪一位将士增过英姿?然而我们看得见文物,却看不见历史。
历史没有真相。谁也不能亲见历史,除了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甚至连现在的这一段,我们都是看不真切的。史学家考古学家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在一步步地接近历史,因为永远无法到达。
网上新流行一种文体,叫穿越,大略写的就是穿越古今的故事。先不论这种文体的优劣,至少这种文体的出现反映了许多人的一个愿望,一个一窥历史的愿望。
而那些文物,墓葬,遗址,这种.种遗迹为一窥历史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尽管看不真切,至少还能想象。古人喜欢怀古。刘禹锡在建业城外感慨曾经“一片降幡出石头”,辛弃疾在北固亭上想象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今世也终会化作一堆陈迹,供后人凭吊。历史在这样不断前进。大明宫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想象盛世的辉煌,圆明园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体会那一场烈火带来的耻辱。看得见的遗迹,将看不见的历史,通过我们的想象,一幕幕地呈现。虽是仅存模糊的旧影,依然震撼人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说明文古代建筑圆明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说明文古代建筑圆明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