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都城古代建筑,洛阳都城古代建筑图片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洛阳都城古代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洛阳都城古代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代十国洛阳国都?
  2. 洛阳在唐朝定都多少年?
  3. 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为什么周朝在洛阳建了两座都城?
  4. 在中国文明的初期,洛阳为什么如此受宠,被十三个王朝选为都城?

五代十国洛阳国都?

5代十国期间,后梁、后唐、后晋建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五代十国(907年-***9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年)等众多割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北宋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北宋统一十国剩余***为止。

洛阳都城古代建筑,洛阳都城古代建筑图片-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平三年(909年)正月,朱全忠迁都洛阳,以开封为东都。

923年12月,后唐迁都洛阳,改西都为洛京。

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定都于洛阳。后将都城迁至开封。

洛阳都城古代建筑,洛阳都城古代建筑图片-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汉和后周时期,都曾经以洛阳为陪都,共有13年之久。

洛阳在唐朝定都多少年?

唐初定都长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此后高宗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以住洛阳为主,直至在洛阳病死。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

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为什么周朝在洛阳建了两座都城?

在夏商周时期,国家的都城都是不固定定的,一旦出现大的动荡或是灾难,国家的都城就会搬迁,不会出现后世所谓的“天子死社稷”不换国都而导致的悲剧。

洛阳都城古代建筑,洛阳都城古代建筑图片-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代: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等都有为夏都的记录。商代:建国时以都城为亳都,之后的数代商都有频繁迁移的记录,直到盘庚时期商的国都才稳定在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周代出现两个国都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周代,周在灭商后把国都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但是周人对于广大的东部地区统治基础十分的薄弱,很快在周武王死后,东部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著名的周公旦领导平定了这次叛乱,并在东部的洛邑营建了一个新的统治中心,后来在这个新的统治中心又出现了两个统治中心的奇怪现象。

瀍水两岸分布有周朝的成周城和王城两座都城,总称洛邑,西面是王城,是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是周王室宗庙之所在。

到了周平王东迁后,洛邑因此正式成为了周的首都,而不仅仅是一个统治中心。此时周的洛邑还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出现两个国都的现象。至周敬王时,由于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动迁避居瀍水以东的成周城。至此东周洛邑的王城和成周分裂成为了两个新的政治中心,交替成为新的首都。

所以,并不存在直接意义上的两个国都共存的情况,而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周王室内部的分裂而出现了两个都城共存的情况。

在中国文明的初期,洛阳为什么如此受宠,被十三个王朝选为都城?

洛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

小小的一个地级市,如今连一个省会城市都算不上,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洛阳一直都是我国古代的都城呢?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洛阳地处我国中原地区,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更倾向于将都城放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同时也能便于统治者对周边疆土的管辖。

洛阳的地势条件好,属于易守难攻的那种,西临秦岭,东临嵩岳,北边有太行山和黄河的天险,南边同样有伏牛山的守护,可以说洛阳的周边都是对洛阳起到了庇护的作用。

洛阳地区不仅有山,而且也有非常多的河流,有山有水才是有灵性的地方,古代的统治者也是看到了这个地方的风水,古代许多帝王死后也都会将陵墓放在洛阳附近,可以说洛阳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

一个朝代的选址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经济文化教育地理、以及土地肥沃程度等等。

洛阳之所以被13朝均定都于此,是因为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的洛阳,在整个中国版图地理位置是最好的,而且周围的地势属于易守难攻,加上周围很少发生战时,土地是特别的肥沃,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可以进行商业交易,陆地和水上交通通向各地。

当时的洛阳,经济上空前的发达,各地的富商名贾都来这儿进行商品交易,是当时国家的经济中心。洛阳当时的人口相比于周围城市是很高的,洛阳还是中原的中心地带。

当时朝代的建立大多数匆忙的,大多数刚刚经历过战乱之后的统一,往往统治者会下令尽快选择好都城,这时的都城必须是很少受到战乱威胁的加上各种条件都符合的。

同样的文化也需要符合要求,洛阳的思想一直都很靠前,当时很多的诗人画家等等在哪个朝代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当时的文化中心大多集中在北方,而北方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洛阳。

洛阳还是当时军队的中药驻扎地,由于北方战乱,统治者集结兵力将全国统一,而洛阳的周围又有重兵守护者,所以,在这儿建都根本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早从夏朝 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 、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掌管天下!纵观历史,王朝的都城选址是国之大事,一定会考虑包括地理、经济、军事等众多因素。洛阳气候环境良好,适宜居住,水路发达,交通便利,左虎牢、右武关,北黄河,南北邙,军事上易守难攻,并处于版图的中心位置,正所谓“居天下之中”。另外,洛阳当时属人口稠密之地,经济非常发达,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大体而言,历代统治者一般会将首都选择在王朝的起源地、经济发达地和军事要地。而当时的洛阳完全符合这样的条件.到了宋朝,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扩展形势的需要,都城也随之迁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洛阳都城古代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洛阳都城古代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洛阳 都城 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