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天坛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
2.
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
天坛特色?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 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
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
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有270多公顷。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都在内坛;内坛南有更衣台、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三音石,北有祈年殿、皇乾殿、七十二长廊,南北两组建筑由丹陛桥连接,而圜丘坛和祈年殿的东侧还连接着神厨和宰牲亭。
天坛的十大特色?
1、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专用建筑;2、斋宫,祭天时皇帝进行斋戒沐浴的场所;3、七星石,明嘉靖年间所设的镇石;
4、圜丘坛,冬至祭祀仪式举行的地方;
5、皇穹宇,供奉圜丘坛祭祀神灵的地方;6、回音壁,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声学景观…
天坛祈年殿的建筑特色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十二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