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风格的7种分类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风格的7种分类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的建筑风格有哪几种?
闽南的建筑风格主要有晋江、惠安、安溪和永定四种。晋江风格以红砖红瓦为主,建筑造型丰富多彩,雕刻精美。
安溪风格以土楼为主,土楼造型多样,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永定风格以客家围龙屋为主,围龙屋建筑规模宏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大建筑流派?
1、皖派建筑
皖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流派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国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的徽派建筑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优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青瓦白墙,砖雕门楼,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2、苏派建筑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苏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3、闽派建筑
闽派建筑,闽,即福建,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4、京派建筑
京派建筑是中国北方建筑的典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京派建筑的历史地位。京派建筑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在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后,仍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中国北方建筑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它历经700多年演变而来。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5、晋派建筑
晋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城楼细做,六个大院三百多间房屋错落有致,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有哪些不同?
一.
唐代(始于公元618-907年)。唐式古建筑风格特点为:其气魄宏伟,严整开朗。有着大屋檐,出檐深远。建筑已然到了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给人庄重大方,整齐亦华美,舒展而又不张扬的印象,正是当时时代精神面貌的完美体现。这可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找不太到的特色。
当时的大寺庙可至十数院等,所谓“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就是如此了吧。
也要知道,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以扩充,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二.
宋朝,(公元960-1279年),宋式古建筑风格,建筑已经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无论是建筑规模,种类,装饰,都有了大变化。越来越好了。宋代也是柱子彩画的顶峰时期。
三.
而元朝呢,(公元960-1279年),是宋与明清之连接点,历史却不足百年,其柱子彩画多传承于宋代,但保持其蒙古族本身的文化特征。
其建筑装饰略显粗糙。元代大明殿内的大柱,也是通刷朱红。大明殿两侧的配殿,用“镂花龙延香间白玉”饰柱。而广寒殿柱上刻有蟠龙,使“矫蹇于丹楹之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风格的7种分类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风格的7种分类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