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台阶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台阶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建筑的台阶有哪四类型?
古代建筑的台阶又称踏道,是上下台基的阶梯,通常有阶梯形踏步和坡道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根据形式和组合的不同又可分为
1:御路踏跺(斜道又称辇道、御路、陛石是坡度很缓用来行车的坡道,通常预台阶形踏步组合在一起使用,称为御路踏跺。一般用于宫殿与寺庙建筑。)
2:垂带踏跺(在踏跺的两旁设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
3:如意踏跺(不带垂带石的踏跺做法称为如意踏跺,一般用于住宅和园林建筑。)
4:坡道或慢道(是用砖石露棱侧砌形成斜坡道,可以有效地防滑,一般用于室外高差较小的地方,《营造法式》中规定:城市漫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漫道为1:4。) 从等级上看御路踏跺高于非御路踏跺,垂带踏跺高于如意踏跺
古代台阶和官职的关系?
古代的台阶就是指不同头衔的阶梯,官职的等级。 古代军官等级,军衔产生于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职业军队建立的时期。军衔一词最早出现于1578年的法文当中,意为“等级的台阶,不同头衔的阶梯或职衔的等级”。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古代的台阶就是指不同头衔的阶梯,官职的等级。
古代军官等级,军衔产生于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职业军队建立的时期。军衔一词最早出现于1578年的法文当中,意为“等级的台阶,不同头衔的阶梯或职衔的等级”。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扩展资料:
任免术语:
古代官职越高,台阶越多,但不能超过八级;
1、九级是只有皇帝可以使用;
2、普通官员按以下规定:六品七品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以此类推;
3、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准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筑的台基可有5尺之高。
4、古代的台阶就是指不同头衔的阶梯,官职的等级。
古代军官等级,军衔产生于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职业军队建立的时期。军衔一词最早出现于1578年的法文当中,意为“等级的台阶,不同头衔的阶梯或职衔的等级”。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台阶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台阶标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