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建筑内部,古代的建筑内部结构

gkctvgttk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内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的建筑内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房屋各部位名称?
  2. 中国古代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种屏障被称为?
  3. 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做到防潮,防腐,防虫的?

古代房屋各部位名称

正堂:也叫正厅,在对称的中轴线上。相当于现在的客厅农村民居也有将其作为祠堂的,也称堂屋。

左室:一般就是吃饭的地方

古代的建筑内部,古代的建筑内部结构-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厨房:左室更左,一般作为厨房,有时也将厨房放到后房。

歇房:就是闲间,居右,这一般都是主人的卧房。

耳间:就是左右两边厅上面的那间房,像人耳朵的位置,所以叫耳间。

古代的建筑内部,古代的建筑内部结构-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厢房:左右两边厢房,一般都是东西方向,东厢西厢,有名的西厢记,就发生在厅里。

中国古代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种屏障被称为?

作用:

1、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古代的建筑内部,古代的建筑内部结构-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3、装饰点缀院落。

4、照壁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5、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

照壁。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中国古代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1、九龙壁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区皇极门外南三宫后。壁长29.47m,高3.59m,厚0.45.9m,重达300多吨。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2、为人民服务照壁首都北京横贯东西的长安街时经过新华门前,新华门口影壁上的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人民服务”,同门前飘扬的国旗、高悬的国徽相互辉映。1、琉璃照壁,主要用在皇宫寺庙建筑,最具代表的是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2、砖雕照壁,大量出现在民间建筑中,是中国传统照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照壁的须弥座***用石料雕制,但极其罕见。

3、石制照壁,移建到北海公园的铁照壁就是完全用石头雕制的,民间很少出现。

4、木制照壁,由于木制材料很难承受长久的风吹日晒,一般也比较少见。

5、砖瓦结构或土坯结构,壁身完全披盖麻灰,素面上色,有的还雕嵌砖材图案或文字。

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做到防潮,防腐,防虫的?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木材是做到防潮,防腐,防虫的方法有:

  1.选择不易虫蛀的树种如杉木、楠木

  2.建筑用的木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在浸泡过晒干并刷上一层胶,建造后需要涂上一层漆,这样水分不能进入,蛀虫也不能生存

  3.建筑地面铺地阶砖。柱头不直接落地,而是立于柱础之上。建筑地基平整之后有石台基,使其防潮、防腐。’

  4.在墙上安透风装置,还有柱子下面要安柱顶石。

  5.扩展: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用木材:

   1.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2.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

3.木架建筑是由柱承重的,墙并不承重。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便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的类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的建筑内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的建筑内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照壁 中国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