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凭祥市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凭祥市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边境象征性建筑物?
中越边境友谊关
作为中越边境地标性的建筑,很多人来到这里都会打个卡,友谊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景区,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 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高大的关楼沧桑古朴。
友谊关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高22米,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当年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
友谊关的城楼是可以上来的,站在高处俯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十分清新,友谊关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
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初名雍鸣关,到了明代又改为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到了1965年为了表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情,改名为友谊关,这个中越边境上的关楼,其实是中越友谊的象征。
为什么崇左被称为友谊关?
友谊关是崇左市凭祥市的一个景区故称崇左市友谊关。
友谊关,旧称镇南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景区,友谊关,居桂边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因其建筑雄伟,形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也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历代为中国南疆边防要隘、战略要地。
友谊关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高22米,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陈元帅亲笔题写的,关楼两边百余丈,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嵌镶在中越边境上的一颗璀灿明珠。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关楼风姿伟岸,楼前有宽阔的广场,两旁木棉挺拔,松柏常青。广场前侧有棵千年古榕,伞形的树冠,绿叶婆娑,仿佛在诉说友谊关悠久而古老的历史。
崇左斜塔景点介绍?
崇左斜塔,又称归龙塔,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附近左江河道中鳌头山岛上,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塔。
崇左斜塔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38年-1644年),原为木塔,后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进行了重建,改为砖塔,高18.28米,共九层。塔身为八边形,每层都有门窗和檐角,塔顶为八角形,塔刹为宝珠形。
崇左斜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塔身倾斜,塔顶向东南方向倾斜,因此得名“斜塔”。此外,崇左斜塔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登上崇左斜塔,俯瞰崇左市区和周围的山水风光,感受古老建筑的魅力。此外,崇左市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龙州县的龙州古城、凭祥市的凭祥古城、大新县的大新梯田等,都值得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广西 崇左 山清水秀,历史古迹众多,左江斜塔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迄今已近400年,这座塔建在江河的激流漩涡之中,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洪水冲刷,依然屹立,斜而不倒,我自岿然不动。左江斜塔因其悠久的历史,巧妙的建筑工艺和动人的传说,被誉为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置身斜塔之上,看江面水流奔涌,有摇摇欲坠之感,不禁让人感慨“逝者如斯夫”,更添其险峻雄奇。
左江归龙斜塔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左江江中心的鳌头岛上,是明清时期广西众多砖塔中颇具特色的一座。左江归龙斜塔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初建三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加建二层,如今遗存一座五层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左江归龙斜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凭祥市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凭祥市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