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台阶,古代建筑台阶边上的斜坡

gkctvgttk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台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台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叫坡叫什么?
  2. 郴州苏仙岭共有多少台阶?
  3. 中国古代各时期瓦片介绍?

古代叫坡叫什么

“坡”是形声字。小篆从土,皮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坡”。

《说文·土部》:“坡,阪也。从土,皮声。”(坡,斜坡。从土,皮声。)

古代建筑台阶,古代建筑台阶边上的斜坡-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坡”的本义为山地倾斜的地方。如《宋史·苏轼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坡”也指平原、原野。如韩拙《山水纯》:“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

你要问的是古代的台阶的四个类型吧 古代建筑的台阶又称踏道,是上下台基的阶梯,通常有阶梯形踏步和坡道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根据形式和组合的不同又可分为 1:御路踏跺(斜道又称辇道、御路、陛石 是坡度很缓用来行车的坡道,通常预台阶形踏步组合在一起使用,称为御路踏跺。一般用于宫殿寺庙建筑。) 2:垂带踏跺(在踏跺的两旁设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见于东汉的画像砖。) 3:如意踏跺(不带垂带石的踏跺做法称为如意踏跺,一般用于住宅园林建筑。) 4:坡道或慢道(是用砖石露棱侧砌形成斜坡道,可以有效地防滑,一般用于室外高差较小的地方,《营造法式》中规定:城市漫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漫道为1:4。) 从等级上看 御路踏跺高于非御路踏跺,垂带踏跺高于如意踏跺 

郴州苏仙岭共有多少台阶?

郴州苏仙岭有1760级台阶。苏仙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郊,主峰海拔526米。据说古时有一位叫苏耽的人在这里登仙而去,是一处集神话传说、秀丽风光和名胜古迹于一体的风景胜地,号称“天下第十八福地”、“湘南胜地”的美称。岭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等“仙”迹,自然山水风光久负盛名。

古代建筑台阶,古代建筑台阶边上的斜坡-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苏仙岭大门进入经过桃花居来到白鹿洞,这里是苏仙岭最陡峭的一段阶梯,从池塘旁开始算,至山顶停车坪约1800级阶梯。

先来到苏仙岭最牛的景点三绝碑,米芾的字,秦少游的词,苏轼的跋,号称三绝。

再依次经过半山亭,蓬莱在望,就可以到达天下第十八福地山顶,鸟瞰郴州市区……

古代建筑台阶,古代建筑台阶边上的斜坡-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各时期瓦片介绍?

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用于盖房子颜色以砖红色和灰色为主,应用于建筑上,不仅隔热防雨而且美观整洁,耐用性高。

瓦片的历史发展

  瓦片的使用始于西周早期。1***6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了一组大型建筑基址,其年代,根据对一根炭化木柱所做的放射性炭素测定,结果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早期。在屋顶堆积中发现少量的瓦,推测当时只用于屋顶重要部位和部分屋脊上。同时,在陕西扶风召陈村也发现了大型西周建筑基址群,从出土陶器判断,上层建筑是在西周中期修建的。在遗址中发现很多类型的板瓦、筒瓦、还有半瓦当。(板瓦是仰铺在房顶上,筒瓦是覆在两行板瓦之间,瓦当是屋檐前面筒瓦的瓦头。)瓦上都有瓦钉和瓦环,用来固定瓦的位置

  在陕西沣西客省庄发现一块瓦残片,断面呈人字形,可能是用于屋脊上的脊瓦;还发现有尚未烧制的瓦坯,推测这里有专门烧制瓦的手工业作坊。在河南洛阳王湾、北京琉璃河董家林等处也发现了西周晚期的瓦。据此推测西周早期殿建筑开始在房顶局部(可能在屋脊等处)用瓦,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房顶大部分盖瓦。

如今的瓦片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逐渐演变出更加新颖的材料,其中受市场欢迎就是金属瓦。这种瓦的优势。

1.安全--屋面瓦片施工后是一个密封体,会有开裂砸人、漏水安全隐患。

2.耐久性--彩石金属瓦抗盐雾比较好,可以大大缩短使用寿命,高品质的可以用于60年。

  3.美观--其中彩石瓦的瓦面为彩石覆盖,颜色有多重选择,并且沙粒有不错的立体感效果。金属复合瓦则具有独特的金属质感和丰富多样色彩,给人以高等的感受。

4.减震--彩砂颗粒使用花岗岩陶化工艺,有不错隔音效果,比如雨水声和室外噪音。

5.施工便利--特别是在像教堂等异性屋面施工其他传统瓦无法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台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台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苏仙 瓦片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