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拜占建筑风格空间组织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拜占建筑风格空间组织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呢?
拜占庭建筑风格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风格,兴起于公元 4 世纪至 15 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穹顶:拜占庭建筑常***用穹顶作为主要的屋顶形式,穹顶通常被视为天堂的象征,给人以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2. 集中式布局:建筑***用集中式布局,将主要的空间,如教堂的中殿和圣坛,围绕穹顶组织,形成一个中央空间,强调中轴线和对称。
3. 马赛克装饰:拜占庭建筑以其精美的马赛克装饰而闻名,这些马赛克通常用于装饰教堂内部的墙壁、穹顶和地面,描绘宗教故事和图案。
4. 内部***光:通过窗户和穹顶顶部的开孔来实现内部***光,使空间充满光线和神秘感。
拜占庭代表性建筑?
拜占庭建筑典型的样子是方形的基座覆盖以圆形穹顶。穹隅和角拱是拜占庭建筑工程技术的标志,它们使得这种样式得益可能并且大量普及。索菲亚大教堂是位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一座拜占庭式风格的宗教建筑。“圣索菲亚”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希腊语中即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是特别献给天主圣智的那一位,即圣三中的圣言。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伫立的地方,曾经还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了,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建造,此后直到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圣彼得堡的康斯坦丁堡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拜占庭风格建筑。这些建筑实务特点有:
一、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二、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三、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四、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拜占建筑风格空间组织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拜占建筑风格空间组织规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