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外建筑,古代城门外建筑图片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城门建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城门外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城门等级怎么定?
  2. 古代描写城墙,和城门的语句?
  3. 古代的城门为什么修成拱形?
  4. 为何古代的城门不用铁门?
  5. 古代城门外的吊桥有多大?什么材料做的?

古代城门等级怎么定?

古代的建筑等级制度甚至延伸到了城门上。唐代城门就有着等级差别:都城每个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开一个门洞;城中道路宽度也分级别。 因此,古代的豪商和乡绅再有家资,也不敢在居所上大势摆阔。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与朝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商宅是不能使用金柱大门和广亮大门的,只能使用规模更小的蛮子门,门上方也没有装饰,尤其不可设雀替。因为雀替象征等级,是官职的象征。

古代城门外建筑,古代城门外建筑图片-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描写城墙,和城门的语句?

望着眼前这壮丽的景色,轻轻抚摸着这古老的城墙,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这就是经过2500个寒暑的万里长城。它下面铺着劳动人民的白骨,它的上面飘着威风显赫的龙虎旗。中国的社会兴衰荣辱的历史,都垒进了它那漫长的巍巍的身躯中。

它像奔腾飞跃、气势蓬勃的巨龙卧在崇山峻岭上。城墙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起伏。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古代城门外建筑,古代城门外建筑图片-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光叮当地撞在古老的黑色城墙上,在霉青色的石板上散成一地琉璃,消逝;只留下萤火般微弱的光芒,透出一小块记忆的页脚,迅速庞大成一个缤纷的回忆殿堂,像是古书上的咒语,源远流长。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3.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古代城门外建筑,古代城门外建筑图片-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5.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

古代的城门为什么修成拱形

因为拱形结构受力好,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节省建筑材料、便于施工。另外是因为力学的原因,所以都是拱形的。

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拱的两端不仅有竖直反力,而且有水***力;由于水***力的作用,拱的弯距大大减小。如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简支梁的跨中弯矩为1/8*q*L*L,而拱轴为抛物线的三角拱的任何截面弯矩均为零。设计合理的拱轴,主要承受压力,弯距、剪力都较小,故拱的跨越能力比梁大的多。

为何古代的城门不用铁门?

古代铁生产工艺落后,产量极低。金属主要用于制作兵器和装饰品(城门和宫殿大门的金属装饰就非常普遍)。城门和殿大门如果用铁制作,其用量对当时来说是巨大的,没有充足的铁材料可供制作。

如汉朝:铁是战略物资,施行严格的专卖制,预计铁产量500万斤(市制)。

古代城门外的吊桥有多大?什么材料做的?

吊桥亦称钓桥,是设在月城门外城壕上可以活动起落的桥。古时吊桥多用榆木或槐木制作,桥头穿铁环三只,铁环中贯以铁索两条,辅以麻绳,系至月城闸楼上。桥后立两根长二丈五尺(合8米)的柱子,柱端安置熟铁滑轮,传导铁索绳索,以升落桥身。平时,吊桥下落,为护城壕上架设的便桥,供行人车辆进出城通行。遇有敌情,楼上士兵立即拉动铁索绳索,拽起吊桥,使敌无法越过护城壕,用以护卫城门。

南门闸楼吊桥

明清西安城墙外侧20米~60米处,挖有宽六丈(合19.2米),深三丈(合9.6米),长四千五百丈(合14400米)环城一周的护城壕。明初西安城在未建月城闸楼之前,护城壕似架有固定的过河便桥,如明〔嘉靖〕《陕西通志·西安府城图》所绘。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攻城,始在西安四城外临壕建起了月桥与闸楼,并拆除了原过河便桥,而以闸楼拉动吊桥起落控制入城要口。

明末所建的西安四城门外月城闸楼与吊桥,民国初年在护城壕架设固定桥梁而全部拆除。1989年南门外,重新复建了月城闸楼与起落吊桥。2005年8月,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又对南门闸楼与吊桥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南门吊桥为钢制,长11.7米,宽2.5米。桥面上,仿古木饰桥墩,使钢桥造型与宏伟庄严的城楼协调一致。矗立在护城壕岸边高12米的钢制门架,可起到改变受力方向和加固的作用,使得操纵吊桥升降更为便捷。改造后的新吊桥只需两人操作,吊桥和闸门便可自如升降。在闸楼上,新设两个古色古香的大型辘轳,内机械装置均为钢制,外包装为金***原木。前边的辘轳用来操作吊桥升降,后边一个辘轳可控制闸门升落。闸门为朱红色,上镶嵌有78颗炮钉,镀金包饰,金光辉灿,并有两个狮头门环。闸门中间别开两扇小门,供日常开启。吊桥的两侧,另设有宽1.6米的两座便桥,以防在吊桥起落时护城壕两岸交通中断,行人无法通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城门外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城门外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吊桥 城墙 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