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古代建筑体现,天坛古代建筑体现了什么

gkctvgttk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坛古代建筑体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天坛古代建筑体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天坛特色?
  2. 天坛祈年殿的建筑特色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天坛特色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 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

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古代建筑体现,天坛古代建筑体现了什么-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有270多公顷。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都在内坛;内坛南有更衣台、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三音石,北有祈年殿、皇乾殿、七十二长廊,南北两组建筑由丹陛桥连接,而圜丘坛和祈年殿的东侧还连接着神厨和宰牲亭。

天坛古代建筑体现,天坛古代建筑体现了什么-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坛祈年殿的建筑特色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十二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前身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

天坛古代建筑体现,天坛古代建筑体现了什么-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坛古代建筑体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坛古代建筑体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天坛 祈年殿 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