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衙门旁边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衙门旁边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安协台衙门的建筑风格保留在什么时期?
闽安协台衙门自宋代始建,经清代重建为协台衙门。清康熙年间,台湾收复后隶属福建管辖,闽安的军事地理位置更显重要,其最辉煌的一页也写就于清代。
清顺治年间,范承谟任闽安总兵官,在巡检司原址上扩建而成协署,建成后的闽安协台衙门是闽***事防衙指挥机关。清闽安水师分左右营,分驻闽安邢港两岸。清康熙年间,协台衙门所辖的闽安水师参战***。台湾隶属福建管辖后,戍***队就是调自闽安。其后长达200多年,闽安协台衙门统辖福建沿海和台澎金马列岛。协台衙门派出万名官兵远赴台湾嘉义、淡水一带驻防,以万人更番,三年一轮,直至清末。“高雄—花莲—***—基隆—淡水—台中—高雄”,就是闽安水师当年在台湾的巡防路线。今台湾淡水、嘉义一带的万福营和高雄市的左营,都是当年闽安水师左右营的轮守处。
内乡县衙的建筑时间?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元、明、清及中华民国。内乡县衙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衙门旁边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衙门旁边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