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木机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木机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些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我国古建筑普遍***用木结构,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模型、穿斗和斡调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梁柱式结构占主要地位。
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支持在春秋时期(西元前770一476年)就已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叠的横梁,逐层缩小,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柱。各层楔强上和香瓜校上承托檩条,又在檩条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闭门窗或分割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古代木结构技术成熟代表实例?
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已发掘的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架建筑遗址,推算原是一座长条形的体积相当大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根据出土的工具来推测,这些榫卯是用石器来加工的。这一实例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邓福星还列举了在中国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陶屋模型。
尖攒式屋顶,四周出檐,四壁一门三窗,外墙还刻有狗的图形,作为5000年前的房屋建筑,其基本结构与文明社会的住室已十分接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木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木机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