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福建从南到北多少公里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福建土楼有什么特点呢?
  2. 福州市图据说要搬到海峡新馆了,新馆有什么特色吗?
  3. 福州传统文化?

福建土楼什么特点呢?

福建土楼的特点: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具备抗震功能,结构布局奇巧

1、造型独特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福建从南到北多少公里-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规模宏大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3、具备抗震功能 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

4、结构布局奇巧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福建从南到北多少公里-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福州市图据说要搬到海峡新馆了,新馆有什么特色吗?

福州市图书馆最早是在高大上的于山上,而后搬到了茶亭公园那边,目前是在榕城古街附近一个破旧的建筑内,对于时常在那借阅书籍的本人来说,市图的处境确实是越发尴尬,借阅室大幅缩水,新书也几乎没了。但这一切即将在近期改变!对,福州市图要搬到海峡新馆了,而且建筑颜值高,书多,还有高科技哦。

福州市图书馆新馆,还可以叫海峡图书馆,坐标在闽江北岸江滨路北侧中央商务区内,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捐资4亿元兴建。项目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共12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11层,能实现藏书总量200万册,座位数3000座。

福州市图书馆新馆目前已进入图书的定位、调整以及设备调试阶段,年内便可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前往该馆,享受便利的借阅服务。以下是福州市图书馆的展馆信息。

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福建从南到北多少公里-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书馆大厅

一楼:读者餐厅、196个座的多功能厅、400多座的报告

各个楼层还设置阅览休闲座椅,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和轻松休闲的阅读环境。此外,该馆的还配有咖啡吧、读者餐厅、音像会议系统等配套设施。

福州传统文化

“福州三宝”、“榕城三绝”:

传统工艺品脱胎漆器、牛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

牛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

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品种繁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观赏效果。

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被誉为“榕城三绝”。

软木画,以质地松软的栓树皮为材料,经手工精雕巧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图景。

传统艺术——闽剧、评话、十番:

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别,主要有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福建北到南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福州市 福建 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