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怎样测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怎样测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建筑用什么工具测水平?
最早在尧舜时期,据传有一工官叫“垂”,他发明了规矩准绳,准绳就是用来调整水平使用的。
后来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一书中,也有记录如何定水平的方法。
【引】水之,以眂(视)其平沈之均也;
量其薮以黍,以眂其同也;
权之,以眂其轻重之侔也。
故可规、可萭 、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注】萭Yu三声,古时的一种草
有句谚语,叫一碗水端平,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用相应的器皿,在内部用漆汁画线可做刻度,然后就能用来测量水平。
其他的一些方法:
画沙法:一般在砌墙结束后,需要上房梁。那么在上梁时用水在房梁两侧做完水平后,只需在梁下地面铺砂,系一垂绳缓慢拖动过梁中那段,这样以目视平,就能得到最准确的水平了。
中国古代是怎样测量脚的?
中国古代是用曲尺测量角度的,曲尺是一种一边长一边短的直角尺,但也有较为特殊的圆弧曲尺。古时候,角度被称为矩度,而矩就是曲尺,也称角尺,俗称拐尺。有了曲尺之后,人们可以用它来画直角形和方形,还可以用它来测量直线长短或估角度数。
曲尺简介:曲尺,也称角尺,俗称拐尺,是钳工、木工的常用工具。曲尺多为-边长-边短的直角尺,但也有较为特殊的圆弧曲尺。曲尺又称“尺”,是木匠或装修工人的主要工具之一, 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古人如何测量山的高度?
大部分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还有阳光下影长比例来粗略计算的。所有的测量都是大约估算的。
对于较为缓的山,测量山脚到山顶的长度,测量山坡与地面的大约角度或者平均的角度,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高大陡峭的山,会根据在同一时间里,已知道高度的物体的影长,比如知道木棍的长度,人的高度,测量影子的长度后,再测量山的影长,根据比例来计算山的高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怎样测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怎样测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