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二三层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二三层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三层楼有多高?
约12米。
中国古代住宅,单层净高一般在4米以上,这个高度装饰天花当然没问题。解放初期,我国住宅净高一般在3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5米,这个高度装饰天花也不会造成压抑感。1958年以后,我国住宅净高逐步降低,目前多数住宅的净高都在2米左右。
古代楼房为什么总建那么矮,最多两三层,不像现在最多有几百层?
第一,建筑材料不过关
这个材料倒不是说砖石瓦片干不过钢筋混泥土或者什么新型建筑材料,而是古代建材粘合剂不过关或者叫不够用。古代粘合剂高强度用的是糯米砂浆,主要成分是糯米浆、砂石、以及熟石灰。砂石和石灰好办,连挖带烧就好,但是糯米呢,这得地里长。别说古代产量低下的种植技术了,就是当代,用糯米当建筑粘合剂也是不够用的
粘合剂少,所以都用在刀刃上,一般都用来建设城楼,当然,寺院的各种塔林用就另外说了
第二,农业化生活方式用不到高层楼房
最近十余年城市化建设,搞房地产开发,高楼大厦到处都是。但在早些年,早个十年吧,历史厚度颇深的知名城市,比如苏州市或者扬州城,那里的高楼很罕见,大部分是一两层建筑,三层都是高的,人家玩的是园林大宅子……
古代是农业社会,而且人口密度小地够用,他们追求的青砖亮瓦高门大宅,至于高楼一般都是商用的酒店和青楼,也就两三层,住的高那是要挨雷劈的
讲真,现代的高楼大厦,从设计到建设都有极高的理科水准支撑,这里面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没有一定的理科积累,就算古代建筑师看到了样板,别说建造,就是设计都设计不出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防止塌陷,他们只能做一些傻大黑粗的结实品,或者叫空间率低的建筑,比如寺庙,城楼、等
当然,主要还是第二点,古代生活观念不需要高层楼房
像皇宫,集古代建筑之大成,他们就没在里面搞什么二十米的岳阳楼,五十米的黄鹤楼。古代建筑师其实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隋朝的工部尚书宇文恺都可以制作出乘坐数百人的风行车……
建筑材料撑不住。
【这里讨论的是普遍性,对于高层木质建筑还是有一些,但是不多,不具有普遍性。】
古代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也就是欧洲一些地区用火山灰制作的水泥。其余的都是砖石、石灰、木头为材料。【如果像金字塔那样,中间只留下很小的空间的话,倒是可以累得很高。】
普遍使用的木头,而木头材料易加工,但在抗拉、抗压、耐潮、耐虫等性能较差,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木头结构的高层建筑。目前中国较高的木质建筑是应县木塔,有67.31米。
而且中国在春秋时期开始讲究速成,孔子的一篇相关文献里提到,一人用石头建房,三年不成,孔子提议用木头,三月而成,且能用六、七十年。
西方较为偏爱的石头建筑,尤其是哥特式建筑的教堂、皇宫倒是比较高,石头做的地基也比较稳固的,石头承重能力也普遍比木头好。而且石头在西方有特殊意义。目前最高的欧洲古代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有137米。
但是,这些材料在抗压、抗拉、耐潮、耐虫等属性上,远远比不上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钟分为哪三类?
编钟一般可以分为镈、甬钟、纽钟三种。其中,镈是制作最为考究、纹饰最为华丽、地位最为高贵的一位。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西周中期的大小3件一组的编钟,是1954年在陕西长安县普渡村长白墓出土的。这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编钟。它已是依一定音阶组成的旋律音器。
近年来,各地出土的编钟数目逐渐增多。由9件、11件、13件、14件组成。有的音高相当准确,可构成完整的5声音阶、6声音阶或7声音阶。
举世闻名的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古乐器——编钟,是1***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它共64件,其中纽钟19件,甬钟45件。出土时,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都依大小次序排列着,场面十分壮观,宛如一间古代乐厅。
钟架上层,悬挂着3组纽钟,主要是定调用的,或在演奏时补奏一两个乐音。中层悬挂着3组甬钟,有3个半8度音阶,是这套编钟的主要部分,能配合起来演奏各种乐曲。下层悬挂着两组雨钟,体大壁厚,声音深沉洪亮,在演奏中起烘托气氛与和声的作用。
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2?4千克,高20?2厘米;最大的一件重203?6千克,高153?4厘米,超过以往出土的任何编钟。演奏的工具是6根敲钟用的“丁”字形[_a***_]木槌,两根撞钟用的细长木棒。曾侯乙编钟编钟的每件钟体上都有错金篆体铭文,总计2800多字,内容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记载。
根据铭文记载,通过测音表明,钟音音阶与现代C大调七声音阶同列,音域跨5个八度,声音洪亮,音色完美,能旋官转调,12律半音齐备,能演奏复杂乐曲。音乐工作者参照当时演奏方法进行试验,古今乐曲都能演奏。凡欣赏过的人,无不惊叹叫绝。
钟架为铜木结构。木质架梁上满饰彩绘花纹,两端都套着浮雕或透雕的龙、鸟和花瓣形象的青铜套,起着装饰和加固作用。中下层横梁分别用3个青铜佩剑武士的头和双手承顶,下层铜人立于大型雕花圆铜座上。钟架通长是11?83米,高达2?73米。气魄雄伟,场面壮观,结构严谨,十分牢固。它虽承担了2500多千克的重量,经过2400多年而仍没坍塌。这编钟规模之宏大、铸造之精美,创造了世界音乐史和冶炼史上的奇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二三层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二三层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