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极的房屋建造特点及原因?
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房屋的高度一般为2~3米,长度在30米左右,宽度在15米左右。墙壁一般厚10厘米,多***用“夹心饼干”式,即两面是耐低温的薄钢板,中间是致密的带小孔的保温材料。
南极地区房屋的特点是由当地的气候特征所决定的,南极地区属于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多大风。南极地区房屋较矮,可以防止更多的大风灌入。墙体较厚,且***用“夹心式”的构造,是为了更好的保温。
四个南极科考站建筑面积最大的?
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由美国于1956年建成,有各类建筑200多栋,包括10多座三层高的楼房。麦克默多站是美国南极研究规划的管理中心,也是美国其他南极考察站的综合后勤支援基地,建有一个机场,可以起降大型客机,有通往新西兰的定期航班,此外,在站附近,有两座小型机场。这里还建有大型海水淡化工厂以及一座原子能发电厂(为防止污染现已撤离),建有大型综合修理工厂。麦克默多站的通讯设施、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场一应俱全,仅酒吧就有4座之多。麦克默多站还有私人工程公司,在麦克默多站周围和较远处的各种实验室里,每年冬季有近200名,夏季有2000多名科学家在从事各学科的考察研究。每年在这里工作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科学家都在20~50人左右。每年的夏季,一架架大型客机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把成千名游客运往这里,以观光南极洲的风***。麦克默多站的夏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南极洲考察站房屋结构作用?
南极最大风速为100米/秒,而12级台风仅有32.6米/秒。因此,抗风设计对南极房屋必不可少的。在南极洲建房要抗风,主要***取以下措施。
一、地基要牢固。南极洲的建筑物地基最重要,地基要深,而且底面积要大,用的水泥标号要高,凝固要快。
二、整体结构要坚固。整体结构指的是主体钢结构。有的考察站***用的是外露式钢结构。既加强了整体的坚固性,又较好地解决了结构中的冷桥问题。
三、受风面积要小。在南极建造的建筑物,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高度。比如,发电机用房,一般都比较高。因为,既要考虑到散热,又要考虑到维修的方便,它的高度一般都不低于4米。起居住房,-般都不高,因为各国都有各自的民族习惯,一般在2.2-3米之间。整体房子的长度一般在30米左右,宽度在15米左右。就整体来说,这种长度具有较好的抗风能力。
极洲考察站房屋结构作用:主体建筑架空离地,有利于大风通过,可吹走积雪,可以避免建筑被积雪掩埋,抵抗强风、暴雪等各种不利情况。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们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因此南极科考站由此建立。
南极冬季气候太严寒,夏季气候又比较温暖(-5~15°C),温差比较大,用水泥的话容易热胀冷缩导致破裂,耐久度大幅降低,但在南极几乎不会下雨,雨水侵蚀作用弱,空气湿度低,而且还位于极地高压,风力不是特别强劲,风力比较稳定,所以南极科考站多为钢板等钢类建筑材料构成。
南极的科考站的建筑都是靠运输过来的一个个板块,器件,家居用品,等等组成。大多数是拼装起来的,尤其是房屋,几乎都是和拼积木一般拼起来的。当然,不是真的和拼积木一样简单,要混合一些高强度胶状物和铆钉之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