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保护标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保护标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洛阳作为古代帝都的标志建筑?
1、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之于洛阳,恰恰如同故宫之于首都北京。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2、九龙鼎。洛阳九龙鼎建成于1992年9月,是一个33米高的九龙鼎花岗岩雕塑。九龙鼎代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是洛阳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3、洛阳广播电视塔。洛阳电视塔始建于1996年,高278米,是洛阳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塔位于洛浦公园内,塔基为钢混凝结构,塔身为钢结构,塔基分为四层,塔身160米—181.30米处为上下塔楼,分为四层,其中上塔楼为圆形玻璃透明体,下塔楼为九个莲花瓣组成。塔基塔身可使用面积共11层,近1万平方米。洛阳电视塔占地面积1933.4平方米,是集广播电视发射和商务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设施。
4、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5、洛阳市明堂天堂。1300年前,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在这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两个木质建筑——天堂和明堂,这里是神都洛阳最辉煌的见证。
九龙鼎。禹分***,铸九鼎,是江山的象征。东周定都洛阳,九鼎镇守在兹。有楚王洛阳问鼎被叱之,秦武王洛阳举鼎而亡的故事。西关高高的九龙鼎就是洛阳作为古代帝都的标志性建筑。
古代文体标志词是什么?
文章中自然有体现,也有他 的体例格式:汉赋和唐诗自然不同;奏章和公告当然有异。 说/赋/记...等等 “铭”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列举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 标签: 标志, 题目, 文体
铭
铭”指的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铭”共分为两类。一类沿器物之铭发展为记功述行的文字,用于警戒、勉励;一类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也就是墓志铭。这两种“铭”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特色相同: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刻在石头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做“座右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用的就是ing韵,有名、灵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
古代文体标志词是记、表等。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抒***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在古代峨冠标志着什么?
古代“峨冠”标志着权力。峨冠,读音é guān,汉语词语,意思为高冠。出自《新唐书·卷一八三·韩偓传》:“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缞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峨冠庙堂,入泣血柩侧。”
古代城市文化地位是否可以由标志建筑物确定——太庙、文庙、文昌阁?哪些城市有?
一座城市的文化地位,我认为可以从标志性建筑物来得以确定。标志性建筑物,往往是汇聚了这座城市重大的历史***,或者厚重的文化底蕴,或者杰出的人文景观。因此从标志性建筑物,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城市的发展,在地标建筑物上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过你说的太庙,文庙,文昌阁一类的建筑,是无法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的。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也就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
文庙一般是指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祀庙建筑。随着儒家思想的扩散,各地陆续出现各种性质的文庙。大致可分为家庙、国庙和学庙三种。家庙就是孔氏家庙,也可以说是曲阜孔庙。国庙指的是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它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学庙,其实就是古代儒学教育的场所。
文昌阁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传说文昌本是天体中的一个星座,文昌信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文昌帝君为道教供奉的主宰功名利禄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登科举士的守护神,在道教神仙系统地位较高。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太庙、文庙和文昌阁,虽然可以算是一个地方性的标志建筑,但由于其功能性质所限,由这类建筑是无法充分展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的。譬如郑州文庙,其规模、建筑工艺风格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它无法代表着郑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地位。
有关资料统计,文庙在全国共有两千多座,文昌阁在全国多个城市也有存在,太庙那只在古时都城才会有,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北京太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保护标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保护标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