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外古代成名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外古代成名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七大文明古迹排名?
它们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 “七大奇迹”是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的一位旅行家安提帕特列举出来的。但由于地震、火灾、战争等因素,只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其他都已损毁。
西方古建筑的楼板怎么做?应该没有钢筋的,这么大跨度又是怎么实现的呢?
钢筋混凝土出现以前通常都是***用砖木结构,也就是承重构件是石料等砌体,水平构件如梁、板都是用木头来实现的,再在上面做楼面层,如装饰什么的。
世界古代建筑大师?
蒯祥(1398-1481),江苏吴县鱼帆村(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建筑匠师,世袭工匠之职,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生于洪武末年,卒于成化十二年。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父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年)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年)、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年)、献陵(1425年)、隆福寺(1425年),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年)、裕陵(1464年)等。
古欧洲修筑中一些十几层又大又高的城堡,以当时的条件,是怎么一直建到十几层楼顶的?
其实欧洲城堡并没有那么强悍,甚至有些鸡肋!
首先来说一说许多人的普遍误区。
如果大家去欧洲旅行,会看到很多的城堡,这些城堡有的可能保存完整,有的完全荒废,建造时间和建造的人也都各不相同,但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石头造的。
这种现代的景观会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欧洲古代的城堡全是石头造的。
其实不是这样,石头作为一种坚固的材料自然容易保存,这与长城的主体部分只剩砖头是一样的原理,很多沙土结构和木质结构早已经不存在了。
事实上,欧洲中世纪绝大数城堡的主体材料是木材和夯土,可以用石头造的城堡非常的少。
即便是现在看到的很多宏伟的城堡,他们的***防御建筑大多也是用木头造的。
欧洲普遍建造的全木质城堡此外,现在留下来的城堡大多建筑宏伟,但事实上在中世纪大量的防御***用夯土结构,不可能造的那么高大,而欧洲领主孱弱的兵力,也使得城堡不用造的很高大就能达到防御目的。
首先,古代欧洲其实也很少有十几层的城堡,但五六层的城堡确实是有的,如伦敦塔。
但同时中国也是存在这种高度的建筑的,如作为军事防御建筑的箭楼(北京正阳门箭楼)以及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塔(大雁塔)。
当然,与古代欧洲相比,中国高层建筑确实不如欧洲普遍。主要因为以下原因:
1、没有必要:中国作为大一统国家,除了城防和边关之外,是不允许地方私自修建堡垒类型的建筑的。而欧洲古代是封建制,诸侯林立,为保护自己领地,各级贵族都会积极修建城堡。事实上,日本战国时代也是如此,也有很多看起来高大的堡垒(姬路城)。
2、中国建筑以木质建筑为主,西方以砖石建筑为主。木质建筑一来承载能力不及砖石,而且容易发生火灾,修建高层建筑存在隐患。即便如此中国古代也有纯木结构的高层建筑,如高约67米的应县木塔,比世界第二大教堂米兰大教堂还高。
另外,引申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国古代砖石建筑不发达。
1、中国古代没能发明[_a***_]。因此如果要保证砖石结构稳定,往往墙体十分厚实,如大雁塔底下几层的墙体更是厚达数米;
2、中国拱券技术不成熟,西方建筑中常见的穹顶在中国古代却很少见。这是因为没有发明水泥导致的一个结果;
3、没有广泛使用的玻璃制品。正如古代可以修五六十米高的大雁塔,但却无法解决内部***光问题,使得砖石建筑作为住宅建筑并不合适,只是用于城防、宗教类以及需要防火的建筑,如作为皇家档案馆的皇史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外古代成名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外古代成名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