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区别

gkctvgttk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上海外滩风格和历史?
  2. 外滩建筑风格?
  3. 上海外滩租界建筑的艺术风格有什么?
  4. 上海外滩w酒店的建筑风格?
  5. 上海外滩有哪些西方建筑?分别属于什么风格?

上海外滩风格和历史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和美资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正式对中国人开放。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

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区别-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数这些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机构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这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大厦),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过去客运码头的钟楼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人民英雄纪念塔。一些大楼后来又被出租给外资或国有的企业公司。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

外滩建筑风格?

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中西合壁式等。

外滩,别称“黄浦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全长大约为1.5千米,总面积约100.8公顷。

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区别-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上海外滩租界建筑的艺术风格有什么

上海外滩的建筑群艺术风格有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该建筑群是上海的标志建筑群,不少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国建筑群优秀建筑有:亚细亚大楼、有利大楼、日清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电报大楼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区别-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上海外滩w酒店的建筑风格?

上海外滩W酒店设计将上海的城市历史与“海派文化”相融合,创新演绎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饱受赞誉的设计公司G.A.Design以流光“异”彩为设计理念,透过富有创意的内部设计展现了老上海情怀与新时代前卫先锋的巧妙结合,打造出一场穿越时间空间的***之旅。

上海外滩有哪些西方建筑?分别属于什么风格?

亚细亚大楼(巴洛克风格,民国5年建成)

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古典建筑,清宣统元年建成)

有利银行大楼(新古典主义,民国5年建成)

汇中银行,今市府大楼(新古典主义,民国12年6月)

江海关,今海关大楼(希腊古典与现代建筑,民国16年12月建成)

字林大楼,今桂林大楼(现代主义,民国12年建成)

汇中到店,今和平饭店南楼(仿文艺复兴,清光绪帝三十二年建成)

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早期现代派,民国18年建成)

中国银行,今中行大楼(早期现代派,民国25年建成)

怡和洋行,今外贸大楼(仿英国文艺复兴,民国九年建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滩的故事和建筑风格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外滩 上海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