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的朝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的朝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庙宇宫殿以哪个方向为尊?
古代的庙宇宫殿以南向为尊。在古代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性,方人杰地灵。
古人是怎样辨别方向?
1、年轮找方向:你能够在林中找一棵树桩,当然或许这并不太轻易。按照它的年轮来辨认方向,由于其年轮总是南面的宽而北面的窄;你能够察看一棵独立的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
2、蚁穴找方向:你能够按照蚂蚁的洞穴来辨认方向。由于妈蚁的洞口大都是朝南的;在岩石众多的位置,你也能够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察看,岩石上布满苍苔的一面是北侧,枯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3、北斗星找方向:***如在星光绚烂的夜晚,则能够按照星斗来辨认方向:先找到天上的北斗七星,***如你不晓得什么是北斗七星的话我也就没方法了,沿着其“勺柄”,找到第六与第七颗星,按照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数学原理,将这两颗星衔接成一条直线,并在这条连线的延伸线上找到比拟亮堂的一颗北极星,从“勺柄”到较亮堂的那颗北极星,正好指示着从南到北的方向。
4、积雪找方向:***如是在冬天,由于日照的缘由,积雪难以消融的部位总是朝向北面的。
5、手表找方向:这个比拟轻易,古代人应该都要把它学会,由于下面4条并不是那么轻易找到的。应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刻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点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比方上午8时,除以2商数为4,将表盘上的4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了。***如是下午,应按24小时计时法计算。
古人在没有指南针的荒野中要辨别方向是很困难的。当然在早晨有太阳时,那就简单了,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那如果在阴天呢,那只能看树木了,一颗树在生长中总是有个方向树叶相对繁茂,另个方向相对疏落,那相对繁茂的部位是光照多的部位,一般来说是相南,认准了一个方向,那直线相向的是北,人站在面北,则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决指出你所需要的方向。这是在有树叶的季节,若是在冬季,没树叶的时候,则白天只能观察山坡,有时冬季下雪积雪一下子没溶化,则能观察到有积雪的坡面为北面,或积雪明显多的是北面,没雪或少雪的是南面。这在白天都能判断,但在夜晚就困难多了,那怎么办?观星象。好在古时没有污染,有时月朗星稀,有时繁星闪闪,清彻可见,这当然要经过老师或长辈的熏陶培养才能获得的知识,那就是星象学。古时在夜晚可用观察到的北斗星座来辨别方向,北斗由七星组成,而星尾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亦称斗柄,古人是用斗柄在初昏时(注意是初昏,不能夜太深)所指方向来决定季节,如口决: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若要定方向,我们可用推理法则,用已知求未知,若是在春天,则斗柄指向必为东,在夏天,斗柄指向必为南,在秋天,斗柄指向必为西,在冬天,斗柄指向必为北。
关于古人怎么辨别方向,这里分享下我的观点:
一,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
二,日影测向。晴天,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子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
有时野外的一些地物和植物生长特征是良好的方向标志,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辨别方向。
(1)地物特征。
庙宇:通常也是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突出地物:向北一侧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低矮的苔藓植物。
(2)植物生长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的朝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的朝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