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顶名称,古代建筑顶部名称

gkctvgttk 1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名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顶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陵墓中属于方上坟顶的有哪些?
  2. 秃顶在古代叫什么?

古代陵墓属于方上坟顶的有哪些?

古代陵墓中属于方上坟顶的主要为秦汉时期,其中以秦始皇陵代表西安较多古墓都是此种结构

覆斗方上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例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它高1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米,看上去象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再者,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现在在陕西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帝王坟头。北宋时的帝王陵墓虽然又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宋时称陵台),但是规模已经小的多了,并且发展为重层方上的形式。如山东曲阜宋代建筑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与埃及金字塔如同一辙,可谓巧合。

古代陵墓中属于方上坟顶的主要为秦汉时期,其中以秦始皇陵为代表,西安较多古墓都是此种结构。

古代建筑顶名称,古代建筑顶部名称-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覆斗方上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

例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它高1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米,看上去象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

再者,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现在在陕西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帝王坟头。

古代建筑顶名称,古代建筑顶部名称-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宋时的帝王陵墓虽然又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宋时称陵台),但是规模已经小的多了,并且发展为重层方上的形式。如山东曲阜宋代建筑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与埃及的金字塔如同一辙,可谓巧合。

秃顶在古代叫什么

秃头古代称呼谢顶。谢顶是指成年人头发逐渐脱落而形成秃头。古汉语词典说“谢”指的是脱落,是一种动作。谢顶,与秃子、秃头意思相近。
导致谢顶的本质原因至今医学上尚无明确定论。如今西医倾向于认为谢顶与人体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形容人秃头的词语有:秀顶、卸顶、突秃、童颠、秃顶、颓顶、扫脑儿、瘌痢头、枯颅、隳颠、堕颠。

古代建筑顶名称,古代建筑顶部名称-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堕颠 [ duò diān 

读音:duodian解释:秃顶。出处:刘向《新序.杂事五》:“夫士亦华发堕颠而后可用耳。”译文:很多人都是妥否掉的盖不住耳朵。

2、秀顶 [ xiù dǐng ]

年老秃顶。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今 苏 俗老而秃顶曰秀顶。”译文:如今的苏轼也是秃顶的。

3、突秃 [ tū tū ]

清 袁枚《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孙叔敖突秃即今之发秃也。译文::孙叔敖秃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4、童颠 [ tóng diān ]

秃顶。唐 无名氏《<灌畦暇语>序》:“或童颠之叟,或粗有知识之少年。”译文:有的人士脱顶的,有的是真当壮年的知识分子。

5、枯颅 [ kū lú ]

秃tū【形】(象形。从人,上象禾粟之形。本义:头顶无发)

同本义

秃,无发也。——《说文》

秃者不免。——《礼记·问丧》

秃者不髽。——《礼记·丧服四制》

齐人谓无发为秃揭。——《礼记·明堂位》注

秃翁。——《后汉书·匈奴传》。注:“即乃翁也。”

齿危发秃。——清·袁枚《祭妹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顶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顶名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陵墓 秃顶 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