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的过程,古代建筑的过程有哪些

gkctvgttk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的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的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成就和特点是什么?
  2. 中国古代塔楼如何建筑。比如‘西游记’中唐生扫塔?
  3. 中国古代建筑来源和背景?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成就和特点什么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

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四个大的发展段落:

古代建筑的过程,古代建筑的过程有哪些-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是中国建筑的初步形成阶段,那个时候开始出现房屋以及固定的住所,出现了村落

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

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618-907年)至北宋(960-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

古代建筑的过程,古代建筑的过程有哪些-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1368-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古代建筑的过程,古代建筑的过程有哪些-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代塔楼如何建筑。比如‘西游记’中唐生扫塔?

中国古代的塔都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来讲矮一点的塔都是搭脚手架(木制或竹制的)一层层往上盖,和现在盖楼类似。

高的塔(例如法门寺的塔)都是***用堆土件塔的方法,就是盖好一层就拿土埋起来堆成斜坡,继续盖下一层,这样周而复始。塔封顶后把土再一层层的铲了就好了。

中国古代建筑来源和背景?

《易经》上有一段话:上古穴居而野外,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说明了古人由洞穴中移居到人造的宫室。

汉族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土质适合于农业文明的滋长,同时黏度较高的地质经过经过挖凿也不易崩溃,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北方就出现了半穴居的方式。

南方地区因气候多雨潮湿,为防潮、防洪及防御,发展出架高的干栏式建筑。屋墙使用较薄的构造墙体开窗也多,屋顶较高而坡度也较陡,以利排水

北方的气候干冷少雨,建筑的墙壁较厚,室内地下常挖掘小炕道,从外面烧干物使热气流向炕内。因少雨,所以居民屋顶的坡度较缓,也有使用平顶或圆顶

外观上,北方的建筑较厚重朴拙,南方则轻巧细致。北方的四合院天井较宽大,南方的较狭窄,是因为日照角度。中国位居北半球,“向阳门第春常在”,坐北朝南,背可以挡北风,面可向和煦的南风。

建筑材料方面,除了木材、石块及砖瓦外,在南方多用竹材。西南多森林,多使用“井干式结构”的筑墙法,将木材一根一根平行叠起,两面墙呈九十度交叉,在墙角可以看到凸出来的每根木材的断面。福建广东盛产石材,除了台基柱用石材外,墙垛也常用石块砌筑,甚至屋顶下的斗拱也用石雕的。黄河流域的土质多含碱,为防止腐蚀剥落,乃发明蒸馏去碱的方法,以版筑作成高台

影响中国建筑的因素,除了气候、土质、材料和构造方法外,人文背景也很重要。中国的社会制度、***观念及生活习俗都对建筑产生影响。中国合院式住宅就是在表达宗族组织及家族成员之尊卑次序,对称的布局也是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所衍生,建筑物要在某些程度上与生物或人类有相似性,因为一座中国建筑有头(屋顶)、有身(梁柱)、也有脚(台基)。

中国人明白人与外界的并存关系,有不求事物常存不灭之心。建筑不欲以人工建筑与大[_a***_]相抗相竞,而能安于新陈代谢的道理,得时而更换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的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的过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国 建筑 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