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高层的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高层的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高层楼有电梯吗?
肯定是没有的,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电,也就没有所谓的电梯了,电梯的出现是在近代,公元1854年美国纽约出现了初级的电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出国考察洋务运动的时候见了电梯,但是那个时候还不叫高层电梯,只能说是多层建筑电梯。
中国古代建楼技术?
古人在没有钢筋和混凝土的情况下,用糯米、石灰浆、泥土、木头等材料通过榫卯等工艺技术造房子。
中国的古建筑在建筑史上是辉煌的一笔。古人取材于身边的物品,将土 、木完美融合,使建筑有了自己的灵魂。
1.远至旧石器时代,人们还未掌握建筑的技艺,最有效的建造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就是寻找一处山洞。
3.南方地区为去湿气、避蚊虫***用的是干阑式建筑,而北方多是穴居式建筑。
4.古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建房子这件事他们为了可以把房子建的更加得牢固,然后想尽了办法,所以后来在即使没有钢筋和混凝土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找到了其它的办法来使建筑物更加的坚固。
全球最高的十栋摩天大楼?
2、沙特哈利法塔 高度:838米
3、一带一路大厦高度:677米
4、上海中心大厦高度:632米
5、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 高度:621米
全球最高十大楼排名:
1.哈利法塔 830米。
2.上海中心 632米。
4.平安金融中心 599米。
5.天津高银金融117 5***米。
6.乐天世界大厦 555米。
7.世贸中心1号 541米。
8.周大福金融中心(CTF金融中心)530米。
9.天津周大福滨海中心 530米。
古代楼房为什么总建那么矮,最多两三层,不像现在最多有几百层?
建筑材料撑不住。
【这里讨论的是普遍性,对于高层木质建筑还是有一些,但是不多,不具有普遍性。】
古代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也就是欧洲一些地区用火山灰制作的水泥。其余的都是砖石、石灰、木头为材料。【如果像金字塔那样,中间只留下很小的空间的话,倒是可以累得很高。】
普遍使用的木头,而木头材料易加工,但在抗拉、抗压、耐潮、耐虫等性能较差,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木头结构的高层建筑。目前中国较高的木质建筑是应县木塔,有67.31米。
而且中国在春秋时期开始讲究速成,孔子的一篇相关文献里提到,一人用石头建房,三年不成,孔子提议用木头,三月而成,且能用六、七十年。
西方较为偏爱的石头建筑,尤其是哥特式建筑的教堂、皇宫倒是比较高,石头做的地基也比较稳固的,石头承重能力也普遍比木头好。而且石头在西方有特殊意义。目前最高的欧洲古代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有137米。
但是,这些材料在抗压、抗拉、耐潮、耐虫等属性上,远远比不上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代建筑不矮,但确实没有现在的几百米高楼,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建筑材料不过关
这个材料倒不是说砖石瓦片干不过钢筋混泥土或者什么新型建筑材料,而是古代建材粘合剂不过关或者叫不够用。古代粘合剂高强度用的是糯米砂浆,主要成分是糯米浆、砂石、以及熟石灰。砂石和石灰好办,连挖带烧就好,但是糯米呢,这得地里长。别说古代产量低下的种植技术了,就是当代,用糯米当建筑粘合剂也是不够用的
粘合剂少,所以都用在刀刃上,一般都用来建设城楼,当然,寺院的各种塔林用就另外说了
第二,农业化生活方式用不到高层楼房
最近十余年城市化建设,搞房地产开发,[_a***_]到处都是。但在早些年,早个十年吧,历史厚度颇深的知名城市,比如苏州市或者扬州城,那里的高楼很罕见,大部分是一两层建筑,三层都是高的,人家玩的是园林大宅子……
古代是农业社会,而且人口密度小地够用,他们追求的青砖亮瓦高门大宅,至于高楼一般都是商用的酒店和青楼,也就两三层,住的高那是要挨雷劈的
第三,设计水准支撑不了高楼大厦
讲真,现代的高楼大厦,从设计到建设都有极高的理科水准支撑,这里面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没有一定的理科积累,就算古代建筑师看到了样板,别说建造,就是设计都设计不出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防止塌陷,他们只能做一些傻大黑粗的结实品,或者叫空间率低的建筑,比如寺庙,城楼、等
当然,主要还是第二点,古代生活观念不需要高层楼房
像皇宫,集古代建筑之大成,他们就没在里面搞什么二十米的岳阳楼,五十米的黄鹤楼。古代建筑师其实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隋朝的工部尚书宇文恺都可以制作出乘坐数百人的风行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高层的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高层的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