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日本石头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日本石头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最著名的建筑是什么?
1、金阁寺
金阁寺(***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
金阁寺始建于13***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
2、 清水寺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
清水寺的茶艺名列京都之首。
3、姬路城(姬路乔)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
4、龙安寺石庭
龙安寺由细川胜元始建于1450(宝德2)年,"应仁之乱"时被烧毁,1499(明应8)年重建。该庭园长方形,以白砂铺地,有大小15个石块分堆5处形成***山景象,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虚拟山水式庭园。
日本庭院里叠水的石头装置叫什么名字?
好像说的是茶庭里面的石头 ,跟枯山水不是一回事 。茶庭的石头分布主要分三个群组,其实大多都是实用性的 ,蹲踞组:前石、佛见石、手烛石、控石等底下还有水琴窟。阶石组:庭主石,踏石,挂刀石、客人石控石、脚蹬石、 守关石等等。还有步石组7-15块飞石,汀石之类。也有配些景观石,象远山石,舟行石等。我理解的大致是这样的吧
如果中国古代建筑像西方一样使用石头建造的会怎么样?
如果也是使用石头建造,估计和西方差不多,因为砌体建筑要发展空间必然会发展出拱形屋顶体系。只是中国不可能发展石头体系,因为中国木头太多了,不用费劲去弄石头。欧洲木头也多,但是欧洲的建筑体系却是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传过去的,古希腊的环境和上述两个地方有相近的地方,因此很自然发展了石头建筑。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和古埃及及两河流域的砖石传统,并把砌体结构发扬光大,发展出拱顶体系并通过罗马帝国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地区。但是木构建筑在中欧西欧也是很普遍的,主要是住宅建筑,但宗教及其他公共建筑都是砖石体系。如果欧洲的文明发源地也在中西欧的森林茂盛地带,很可能欧洲发展的也是以木构为主的体系。但中西欧是文化后发地区,接受来自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模式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我们应该为中国的木构体系感到自豪,因为这说明中国首先是文明发源地,木构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发展下来的,我们紫禁城的格局及建筑模式和三千多年前的商周宫殿如出一辙。并在历史中传播到周边地区如韩国日本东南亚。另外,木构体系能延续下来,说明中国的主要汉族聚居地区(胡焕庸线东南的第一阶梯地区)的生态容量是非常大的,林木旺盛,土地肥沃,***丰富,适于农耕,这是其他文明发源地无法比拟的,古埃及古两河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如今的巴基斯坦地区)现在的样子大家都看到了,只有中国有足够丰富的生态***供养这个文化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美食之所以如此丰富和这个生态特点也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山水园林如此瑰丽和这个也有关系。身为中国人应该知道这些基本的常识,不要再盲目崇拜西方的砖石建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日本石头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日本石头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