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坛,特点?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品格?
北京天坛的特点:
1、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
2、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3、天坛(Temple of He***en)1961年,***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天坛是母亲的品格。天坛里,最养眼的颜色不是***,不是红色,而是蓝色,也叫做天青蓝,祈年殿的三层蓝色檐,皇穹宇的蓝色檐,侧殿的蓝色檐,都被安放在建筑群的高处,与天相接,融为一体,这寓意着天最大,天最高,天最尊贵。
其次是皇帝的***、皇子的绿色,百姓的灰色。
天坛公园特色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景点有天坛公园-祈年殿、天坛公园-回音壁、天坛公园祈年门、圜丘、皇穹宇、皇乾殿、回音壁、三音石等,地址是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甲1号天坛公园。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祈祷丰年的场所,主要分为内坛、外坛,天坛公园的建筑结构十分精美,还有回音壁、三音石等一些奇特的建筑,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一般去天坛公园游览的时候是南门进北门出,按照顺序游览圜丘、皇穹宇、丹陛桥、祈年殿和皇乾殿,需要注意的是斋宫和宰牲亭周一的时候是不开门的。
天坛最早的建筑就是祈年殿,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一个场所,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祈年殿里面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面还有龙凤和玺彩画,整个建筑十分宏伟。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墙身是由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上面有一层蓝琉璃筒瓦顶。
祈年门是庑殿顶建筑,中三间是门,崇基石栏,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就是这样,是专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的,是明初的建筑原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天坛建筑风格概述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