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亭的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亭的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堂和榭有什么区别?
一、古代建筑中亭、台、楼、阁、榭的区别:
1、它们的外观不同:
(1)亭: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
(2)台:古代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
(3)楼:古代表示“双层木屋”,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4)榭:古代建筑中,高台上的木结构建筑称榭,只有楹柱和花窗,没有四周的墙壁。
2、它们的功能不同:
(1)亭: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
(2)台:主要是为了“观四方”而筑台。
(3)楼:主要是为了增加房间的使用空间。
亭子的组成?
亭子一般由 基座 柱子 亭檐 柱础 匾额 围栏 阶梯 组成。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是人们乘凉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亭子依据建造材料的不同,分为木亭、石亭、砖亭、茅亭、竹亭、钢筋混凝土结构亭、钢结构亭这七个类别。
亭建筑的特点?
亭是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既是行人游园的休息场所,又是园林中的观赏景点。其特点:
1、造型:独立而完整,玲珑而轻巧,丰富多彩。
2、结构:繁简不一,自由灵活,亭体小而集中,结构简用料少。
3、功能:主要功能就是满足游人驻足纳凉避雨、纵目眺望需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亭的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亭的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