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都城的布局规制是什么
1、无法建成正方,所以取天上星宿位置为蓝本建成宫扇形状。北京故宫是以南京皇宫为蓝本,但是北京城不是以南京城为蓝本。北京城结构基础始于元代,忽必烈以《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设计当时称为“大都”的北京城,形成了方城形状的基础。
2、从元代到清代,历史上以北京为都城的封建帝王共有33位,这33位所谓的“真命天子”,也许除忽必烈本人外,其他的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的龙椅坐“歪”了。故宫的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向西北有偏角,这是元代留下的。明清两代的皇宫就是在元代宫殿的基础上建的,所以基本上没改变元代的这个规制。
3、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
4、城市布局较为松散。在都邑内宫殿区、贵族居址和若干居民点稀疏地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不少居住地周围是族墓葬地,聚族而居,聚族而葬,居邑由许多这样的血缘胞体组成,如同史前社会一般村落遗址一样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原始特征。丰镐作为西周主要都城,又被称为“宗周”。
先秦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1、先秦的和汉朝的比较古朴典雅。随唐的比较壮丽,而且结构也比较合理。宋朝的比较随意,相对自由。明朝的装饰上更下工夫了,尤其是园林。我是学建筑的,感觉汉朝和唐朝的档次比较高一些。明朝的园林很好。满清时期的建筑和明朝的没什么区别,只是把西藏的喇嘛庙搬进了统治者的园林里了。
2、历史背景与修建 历史悠久: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不断修筑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壮观景象。工程浩大: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超过一万三千多里,是人类历史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建筑之一。
3、中国建筑有较明显的阳刚阴柔之分。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就存在着两大体系。其一为正规的官式建筑,主要包括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皇宫殿庭。为封建宗法礼制服务的祭词性坛庙,以及京师及各地的官衙、府邸和防卫性建筑,这些建筑一般均按中央***工部颁布的法式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4、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历史文化背景: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天子失学、百家争鸣、先秦理性精神——***理性的社会、色彩寓意。 建筑状况:城市建设***、高台建筑、大型工程、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