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尺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尺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围棋棋盘几尺?
古代围棋棋盘三尺。
1954年,在河北望都发掘的东汉古墓中,发现一石棋局高14厘米,边长69厘米(马融《围棋赋》谓“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汉时一尺约合23.5-24厘米)。上刻有纵横十七道线。
三国时期魏邯郸淳《艺经》说“棋局纵横各17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150枚”,充分说明十七道盘是这时的通行制式。
古代两尺是多少厘米?
古代两尺是47厘米左右。
汉朝时期,一寸约为2.3厘米,一尺约为23厘米,一丈约为2.3米!汉朝汉灵帝无道,朝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身体素质不好,七尺男儿也就1.6米--1.7米之间!少数如关羽,赵云,吕布,魏延等部分人身长八九尺,也就是1.8米--2.0米左右!
古代尺是多少厘米?
不同的时代一尺对应的长度都不同,以下是具体长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古代一丈等于多少尺?
此题答案:
1 古代一丈等于10尺。
在秦汉时期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十六国尺度》中规定,一丈等于十尺,而一尺又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十丝。
3 在古代,长度单位的规定是很严格的,这为土地测量、建筑设计、道路修建等方面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
虽然现代的度量衡体系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古代的一丈等于现在的3.33米。
一丈等于十尺。历史时期不同,度量衡也是不同的。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尺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尺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