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建筑风格的地理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徽建筑风格的地理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徽建筑特点?
1、主体构件: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2、装饰艺术:徽派建筑还广泛***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徽派建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安徽房子的建筑特色: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 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 ,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 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 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 和谐。
徽派建筑与其地区传统民居的都有共同的特点,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派建筑的常见结构
1、门楼:徽派建筑格式。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2、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相背,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一明堂,二个房间。穿堂较正式三间为小,有天井***光。
3、大厅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也有正中人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
安徽建筑的地区分布?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上饶市)】及浙江省严州、金华(古称婺州)、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
为什么浙江一些地方流行徽派建筑?安徽有很多人移民浙江吗?
隋末有位汪华者,兵发箬岭,一统徽州,称“吴王”,辖睦州、杭州、歙州、婺州、宣州、饶州,范围函今天皖浙的大部分。唐初,为保境安民纳土归唐,被李世民诰封为"越国公",比今杭州人熟知的吴王钱镠早了四百年。大徽州地区以新安江流域(含浙西)为中心,文化昌盛,有"东南邹鲁"之称。现今遗留的"徽杭古道"就是皖浙经济联系的枢纽,彼时皖浙两地同为一个文化共存,所以现在浙江许多地方流行徽派建筑是历史的传承。
明清时徽州为黟山所阻,兵燹不至,祖上延续下来的富庶,让他们有了去外地贸易的本钱,尤以邻近徽州地区的杭州、宁波为最,他们大多以店铺为家,贸易范围以盐、布、纸、墨、木材,甚至徽菜馆,自古至今,两地人员往来密切就不足为奇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建筑风格的地理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建筑风格的地理问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