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尺寸标注,古代建筑尺寸标注方法

gkctvgttk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尺寸标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尺寸标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屋檐长度标准?
  2. 古代窗户尺寸?
  3. 古代用什么词表达尺寸大小?
  4. 古代一片裙尺寸

古代屋檐长度标准

屋角处的角梁断面高度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檩上。为使角椽上皮逐渐抬高到与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铺望板,在屋角处正侧两面的檩上各垫一根三角形木条,宋代称“生头木”(清代称“枕头木”)。这样屋檐至角处就出现平缓的上翘(清代称为“起翘”)。这做法约始于南北朝后期。中国古代建筑翼角上翘的特点,至此形成。

约在唐代中期或晚期,出现了第三种角椽的排列方式,角椽自梢间下平暗(清代称下金桁)起,逐根呈辐射状展开,向角梁靠拢,最末一根与角梁相并。这和第二种做法不同处是椽近似于从一个中心辐射出去(由于制做上的困难,实际上不能做成从同一点射出),故角椽和前两种方式不同,不是逐根缩短,而是在开始时逐根加长,只是最后几根椽尾出于构造的原因,并入角梁侧椽槽内,才开始缩短。第三种做法的最早实例是五台县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此后,这种翼角椽排列方式被普遍***用。至清代,第一种排列方式只在南方个别建筑上使用,第二种则已绝迹。

古代建筑尺寸标注,古代建筑尺寸标注方法-第1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建筑出檐深远,其出檐大小也有尺寸规定。清式则例规定:小式房座,以檐檩中至飞檐椽外皮(如无飞檐至老檐椽头外皮)的水平距离为出檐尺寸,称为“上出檐”,简称“上出”,由于屋檐向下流水,故上出檐又形象地被称为“出水”。

斗拱或小式建筑上出檐尺寸定为檐柱高的3/10,如檐柱高3米,则上出檐尺寸分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2份,飞椽出头占一份。

古代窗户尺寸?

古代园林窗户尺寸常见的尺寸有100cmX100cm和50cmX50cm和45cmX45cm。

古代建筑尺寸标注,古代建筑尺寸标注方法-第2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园林花窗主要使用水泥木头为原材料。意象繁复。构图巧妙,雕工精致的作品。多见于中国古典建筑中。在现代建筑中依然有广泛的应用。但多***用复古风格。用以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古代用什么词表达尺寸大小?

代表达尺寸的词有:里,丈,尺,寸,分,厘,毫.

1里=500米,1丈=3.333米,1尺=0.33米,1寸=0.033米,1分=3.333毫米,1厘=0.333毫米,1毫=0.0333毫米

古代建筑尺寸标注,古代建筑尺寸标注方法-第3张图片-建筑时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的尺和现在的市尺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朝代的一尺长度也不一样,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在商代,一尺合今16.95cm,秦时,一尺约23.1cm ;两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由此可见,古代对尺的长度规定也是逐渐变化的。

其实,古人对长短也和我们现在一样,用的是:丈,尺,寸

如:山高万丈,长不盈尺 ,核不满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这些都说明古人和我们都是用丈,尺,寸的,只是现在与国际接轨,用了国际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古代人的长度单位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仞(指人伸开双臂的长度)。

古代一片裙尺寸

片式齐胸裙头的长度大概在cm左右
"一片式"是指裙身和上身是一体的裙子,裙头是指裙子的下摆,齐胸则是指裙头的长度与胸部齐平
一般情况下,齐胸裙头的长度在cm左右,具体长度还要根据个人身高和设计风格而有所变化
当然,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或者自身的创意来调整裙头长度,所以具体的长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尺寸标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尺寸标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尺寸 长度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