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梁思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梁思成手绘建筑图纸算什么水平?
梁思成的手绘建筑图纸很美,但是,现在公开署名梁思成的很多建筑手绘图,真正的作者并不是梁思成,而是当年梁的助手莫宗江。
特别是《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梁思成英文完成的,写给外国人看的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书。其中的图纸大部分都是莫宗江画的,在书的前言中梁思成自己有说明。因为书稿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初,当时梁身体非常不好,脊柱受伤不能直立,画图非常艰难,很多图因此由助手完成。
后来,也许是因为梁思成名气大,也许是当初大家版权意识不强,到如今,这些图纸都算在梁思成名下,对于真正的图稿作者来说,其实非常不公平。
梁思成保护古建筑付出了什么?
梁思成(中国20世纪著名的建筑学家)保护古建筑付出了精神和名誉上的代价:
在二战后期,盟军准备轰炸日本本土,梁思成说服美军保留日本古建筑物,为美军在地图上标出日本古建筑集中的地区并注明详细地址,包括京都和奈良的宫殿、城墙及寺院。因此,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筑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和复仇心理。
2. 在中国内战后期,***与***傅作义将军进行最后的谈判。两个***的代表来找梁思成,希望他把北京城的古建筑在军用地图上标明,说万一和谈破裂,需要攻打北京城,炮击时就尽量避开这些古建筑。梁思成都一一应允。1949年秋天梁思成完成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3. 在解放后,梁思成对北京古城墙的保留曾作出巨大贡献,由于政见不一,未得到当时领导者的理解和同意,还被扣下了“老保守”的帽子。
(备注:本人仅在多年前浏览过一本介绍中国建筑的书,其中提到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建筑的事,其余部分均参考网页相关内容,非本人原创。)
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用了多少年?
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用了九年时间。
为了写好《中国建筑史》,更是为了打破这些来自海外的偏见,梁思成他们一行人从1932年开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带着测绘仪器,调查研究了全国2700多处建筑。
在梁思成的年代,没有人关注他和林徽因的工作,也没有人理解他们的行为。 所幸到了今天,我们越来越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
梁思成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体裁为议论文,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个学建筑的不知道梁思成奇怪吗?
梁思成和林徽因俩人在美国賓州大学专攻建筑,因賓大不收女生修建筑,而徽因却旁听了所有建筑系课程,回国后两人有在国内大学教书一阵子。之后梁和林走访、测量及收集了全国古建筑物、寺庙、铜像等。回来后两人合写了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梁对国家在建筑的贡献 、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梁的作品,最值的一题的是梁和林参与设计了人民记念碑的方案及国家国徽,周总理肯定了他们的设计也***用了现有的国徽。粱思成对国家在建筑业的贡献是肯定的、绝对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梁思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梁思成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