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伟大抗震古代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伟大抗震古代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抗震建筑中悬空寺是何时策划修建的?
永泰悬空寺又称为广岩寺,在永泰县城东葛岭山腰,距县城17公里。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岩下建佛亭。明中叶,扩建为寺,依岩藏洞,巨石当瓦,构筑奇异。万历十九年(1591年),增建天泉阁5间,用百余根杉木纵横交错地支架于悬崖峭壁前沿,背依千片岩,面临百丈深谷,宛若空中楼阁。
汶川建筑抗震等级?
8级抗震、9度设防
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施工,能够抗震级为8级、烈度为9度的地震,***用框架结构、整体浇灌的技术建设,承建单位都具有建筑施工一级资质。此次雅安地震,震级为7级、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
楼房几层最抗震?
1、从理论上讲,越高的建筑,地震力越大。这也是为什么给人感觉越高越不安全的原因。然而,高层设计也是经过抗震严格设计的,本质上与低层房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一致的。
2、尽管如此,各种因素综合下来,总要给房子的抗震能力排一个队。抗震延性好的结构从高到底分别是: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
3、所以选房不是越矮越好。6层一下的大部分是砖混结构,抗震能力差,比20~30层的混凝土高层还要差。普通老百姓如果选房,好选择层数少于15层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4、相对结实抗震的是框架结构,在10层以上楼房多见;好些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好的是纯剪力墙结构。还有一种结实的就是钢结构,多用在商场、客运站等建筑,在日本等国家也大量使用,柔性好,能吸附地震力量,但成本高。
木结构建筑故宫为何能抗震防火数百年依旧完好?
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特点决定的:1.***用木材比钢筋混凝土自重轻,木材延性好,受温差、潮湿变形能够恢复,自身有一定的伸缩变形能力;2.木结构连接方式:榫卯连接 是中国古代匠师创造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利用木材承压传力,以简化梁柱连接的构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使结构在承受水平外力时,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种连接抵抗整体变形能力此刚性材料要强,在一定范围内的晃动能够自由恢复。
3.一般的木结构房子体量不大,层数不高,所以轻型木结构房屋因其自身质量轻,所以地震时吸收地震力少,在地震时的稳定性已经得到反复验证,即使强烈的地震使整个建筑物脱离其基础,而其结构却完整无损。
4.至于抵抗地震的能力,一不能一概而论就木结构比钢结混凝土的要好,这取决于***取的设计要求,地震烈度高的地区设防要求较高,在抗震措施从结构设计上设计师也会充分的考虑,比如根据地震荷载加速度要求***取加大配筋,设置抗震垫等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日本的建筑就在抗震设计方面做的很好,所以地震常发的日本,很少看到建筑物大面积倒塌损毁。
仅供参考,欢迎指正,不喜勿喷!
因为不断的重修。
明代故宫防火做的有多差,三大殿会哭着告诉你,其中太和殿哭得最凶。
有明一代,太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就被大火焚烧过4次,其中3次被雷火击中,分别发生在永乐、嘉靖(此时改称皇极殿)、万历年间。另外一次,是李自成放火烧的。
那么,故宫为什么爱着火呢?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固然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避雷和消防设备。
着了火,只能怪老天惩罚,于是各种把奉天殿改名、祭拜火神、水神,祈祷上苍放过紫禁城,并没有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伟大抗震古代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伟大抗震古代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