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建筑工艺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建筑工艺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人是怎么制造针的?都有哪些工序?
古代人是磨针。工序如下:远古时期人类就学会了制造和使用针了。最早的针是骨针,顾名思义它是用骨头制作出来的,一般是用大的鱼刺制作,针孔用坚硬的尖石头连磨带钻制出来的。
到了人类学会使用青铜器以后,将铸造好的铜条经过敲打,变成比较细的铜丝,然后将一头敲扁,再用尖石头磨出针眼,然后用手工将针孔周围多余的部分磨掉,再磨出针尖就行了。
再到后来,有了铁器,有了钻头,就可以在较粗的铁丝上钻一小圆孔,然后用锤轻轻敲打,使铁丝延展,于是针孔就变长了,最后用两块磨石,中间夹着针,搓动磨石,针就会磨的极好。扩展资料:最早的针是骨针,其后又木针、竹针、象牙针和铜针。
骨针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例如中国的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就使用骨针缝缀衣物。
我们如今所用的钢针,一般认为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中世纪传入欧洲。
欧洲第一个生产钢针的工厂,是14世纪德国汉堡建立的。
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有一个叫格鲁斯的德国人把造针书带到了英国,从而使英、法成了世界上主要的产针国家。
五本工艺专著?
1、《考工记》是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有关工艺的典籍,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工艺专著,也称《周礼·考工记》。全书共7100余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2、《古玉图谱》是中国宋代(公元960~1279年)有关玉器工艺的专著,龙大渊著。此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玉器专著。全书共100卷,有图700幅,记载了南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3年)皇宫中所藏玉器。内容分为国宝部、压胜部、舆服部、文房部、薰燎部、饮食部、彝器部、音乐部、陈设部九部分。书中所记古代玉器极为广泛,除礼仪典祭用的礼器外,更多的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实用品,并配以附图,堪称玉器工艺的巨著,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典籍之一。
3、《蜀锦谱》元代(公元1271~1368年)费著编。全书不分卷,叙述了四川(中国西部)古代锦院建立的历史、织锦的生产分工、产量及用途等,并详细描述了宋代成都转运司锦院和茶马司锦院所产织锦的各种花色、品种。对于研究蜀锦的历史和宋代蜀锦的装饰花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髹饰录》明代(公元1368~1644年)著名漆工黄成著。全书分乾、坤两集,共18章、186条。内容包括制漆设备和工具、制漆要点、漆器装饰方法、漆器胎骨等。《髹饰录》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经验的巨著。
5、《天工开物》为明代宋应星(公元1587~1661年)所著,成书于1637年。这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当时中国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全书共18卷,分别记述了种植、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陶瓷、冶铸、车船制造、锤锻、烧制灰硫、榨油、造纸、***矿、兵器、颜料、酿酒等多方面内容。《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6、《绣谱》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丁佩所著的刺绣工艺专著。全书分为择地、选样、取材、辨色、工程、论品等六章,总结论述出刺绣工艺"齐、光、直、匀、薄、顺、密"的七字要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建筑工艺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建筑工艺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