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屋宅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屋宅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中国古代不盖楼房?明明可以盖楼房的,比如一些酒楼,可是民居却没有,哪怕达官贵人的宅邸也是?
首先古代人口远远没有现在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也不像现在这么紧缺,没有太大必要修建高层住宅。
史料记载,古代人口最多的时期是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数量达到4.3亿,这个数字记录在《清实录》里。当时国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人均占用国土面积约4500亩,现代中国人的人均占用国土面积只有12.4亩。这么大的悬殊,古代人何必费力气修楼房呢!
其次修建二层或多层住宅,建筑材料和筑建技术不允许。在古代修建多层楼房,楼板材料基本***用高大的木材。因为只有人工作业,***集木料成本相当昂贵。在人工年代建造三层楼房,向上运输材料难度更大。虽然也有酒楼和茶楼之类的建筑,但都不会太高,一般情况下只有二层,除非修建者不记成本。
另外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房屋修建高度是有严格的要求。普通百姓和王公贵族的房屋高度,不能超过皇帝家的房子。否则安越制处理,严重者会被抄家砍头,后果很严重。如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和珅被抄家,嘉庆皇帝给他订的罪名中,有一项就是因为和府的惜晋斋越制。普通百姓更是不敢盖高大的住房。
古代为什么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古代人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的原因如下:
一、日常生活必备,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明朝时丝绸曾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及时避免了国库亏空。梓树可以烧炭,皮可以入药,家居必用。
二、法律规定,例如:明朝朱元璋曾发布了最严种树法规,有五亩地以上的自耕农,就要种半亩桑树,否则就得多交一绢税。新种桑枣果树,都有免税优待。
三、容易成活,生长迅速。这两种树生长快,也没什么病虫害,所以老百姓种植起来也很容易管理。
现在高层房屋使用寿命有多久?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地都有这个标语,应该目标是100年,现在居住用地是70年的产权,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寿命吧。 理论上应该没有一个定论,有的建筑已经好几百年了,还完好无损。
既然是问“使用寿命”,那在我理解应该是与“国家允许”使用的时限――70年产权无关的,而是指高层房屋从建成,国家验收合格,确定适合居住到N年之后成为危房,不再适合居住的时间长度。
在明确“使用寿命”这个概念以后,我的答案是:要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来说就是必须保证正常居住至少70年时间,但是,要是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的话,现在高层房屋却没有比较统一的使用寿命,或10年20年,或30年50年。具体使用寿命要看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监管力度,建筑材料种类及质量优劣程度等。
现在的高层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不是说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只有50年。而是对于普通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最好只能写50年。但是按照目前的技术,钢混的建筑物存在上百年应该不是问题。
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房子一定是要***的。也随着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和居住理念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老房子迟早要淘汰,将被未来功能更齐全!更完备的建筑和社区所取代。因此,一定会***的。
所以,今后的房屋变成危房但是概率应该很小的。因为房产可以拆了重建,这就给房地产留下了发展的机会。
在讨论高层住宅使用寿命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几个有关建筑的基本概念。
一,住宅建筑的折旧年限
住宅建筑的折旧年限,是指住宅价值转移的年限,是由使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必要平均使用寿命,也叫做经济寿命。
二,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
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叫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型磨损下,能维持正常的使用年限,是由住宅的结构、质量决定的自然寿命。
三,我国各类建筑的使用年限是怎样规定的?
1,钢结构建筑 : 非生产用房80年,生产用房70年,受腐蚀的生产用房50年。
2,框架结构建筑 : 非生产用房60年,生产用房50年,受腐蚀的生产用房35年。
3,砖混结构建筑(一、二等) : 非生产用房50年,生产用房40年,受腐蚀的生产用房30年。
4,砖木结构建筑 : (一、二、三等)非生产用房40年,生产用房30年,受腐蚀的生产用房2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屋宅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屋宅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