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唐代风格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唐代风格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时期有几种建筑类型?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唐代的建筑有哪些?
- 大雁塔: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砖塔。
- 小雁塔:同样位于西安,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
- 南禅寺大殿: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
唐代的建筑具有哪些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朝的榫卯结构建筑。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也是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一座,***用的榫卯结构精美绝伦,无论是复杂性还是观赏性都是一绝,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更是大加赞誉。
那么榫卯结构有何特别之处,以至于我国的古建筑纷纷***用,更是依靠榫卯结构抵抗了千年的风霜?
最开始发明榫卯技术的,是鲁班,时间大概在2500年前。最简单的榫卯就是两根木头,凸出来的那根叫榫,凹进去的那个叫卯,凹凸结合坚固无比。
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有哪些?
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确不多了,本身木质建筑不像石头能长时间保存,另外历史上战争频发,这对木质建筑保护也是不利的。
据统计中国现存木结构建筑多位于山西,比较完整的有以下几处:
一)五台山佛光寺
最早建于北魏,于唐武宗灭嗯时被毁,唐宣宗年间重建。佛光寺的唐代壁画、木构、题词、雕塑被誉为“四绝”,历史艺术价值很高。东大殿为该寺主殿,为现存中国规模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二)五台县南禅寺正殿
建于唐德宗年间,是历经唐武宗会昌灭佛而唯一幸存的木结构寺庙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殿内木结构、佛像、砖雕艺术、殿外石狮均为唐代遗存。
三)广仁王庙
位于山西芮城县中龙泉村,为唐文宗年间建造的道教建筑,庙前曾有五龙泉水,因五龙中的青龙被称为广仁王而得名。
共有四座,均位于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美誉的山西省,分别是:一、南禅寺的大佛殿(始建于公元782年);二、佛光寺的东大殿(始建于公元857);三、天台庵(始建于公元907年);四、广仁王庙(始建于公元831年)
根据建筑史学家郭黛姮先生的意见,唐代木结构建筑,现存的都在山西,大概有四处: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了建于公元857年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50年代有发现了建于782年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之后又陆续发现了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和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些就是我国唐代木结构建筑的全部了。
山西历史上遭受兵火较少,所以古建筑依存比较多。但是现存的建筑都不是当时一流的建筑,因为最高等级的建筑,最容易遭到损毁。一般的建筑,不引人注意,反倒容易保存下来。
砖石结构的塔就更早了,南北朝时期的有一些。木结构不耐火,也怕腐蚀。如果后人不好好维护,很容易损毁。山西的古建筑,值得山西人自豪,也值得所有中国人去珍惜。
你这图片都列出了佛光寺。
原来一直说山西省的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天台庵四个是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后来天台庵被认定为建于五代后唐天成年间,加上半个***寺钟楼,估计广为人知的就这三个半了。
佛光寺是指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起初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法期间被毁,后来唐宣宗复法,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就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
南禅寺是指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的南禅寺主殿,于公元782年建成,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也是唯一一座经历上述唐武宗会昌灭佛运动后幸存的木构寺庙建筑。
广仁王庙是指山西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大殿,于公元831年建成,说是庙前曾有五龙泉水,因五龙之中的青龙又被称为“广仁王”而得名。
***寺钟楼是指河北石家庄正定县的***寺钟楼,说是半个,是由于建筑下半层还有保持了唐代原貌,上半层则是经过清朝重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唐代风格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唐代风格建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